邱詩銘先生 生物保健科技(香港)營養師
人的口味千差萬別,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,各不相同。中醫養生認為,為了健康,各種味道的食物都應該均衡進食。
甘:甘入脾,又甜。食甘味可補養氣血,補充熱量,解除疲勞,調胃解毒。但糖尿病、肥胖病、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。
酸: “酸生肝”。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,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,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,還有防感冒、降血壓、軟化血管之功效。以酸味為主的番茄、山楂、橙,均含豐富維他命C,可防癌、抗衰老,防治動脈硬化。
苦:古有良藥苦口之說。 “苦生心”,“苦味入心”。苦味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。如苦瓜,常吃能治療水腫病。
辛:辛入肺。有發汗、理氣之功效。人們常吃的蔥、蒜、薑、辣椒、胡椒,均是以辛辣為主的食物,這些食物中所含的“辣素”既能保護血管、又可調理氣血、疏通經絡。經常食用,可預防風寒感冒。辛屬陽,所以熱證患者慎食。如患有痔瘡便秘、神經衰弱者不宜食用。
鹹:為五味之冠,百吃不厭。 “咸入腎”,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、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。嘔吐、腹瀉、大汗之後宜喝適量淡鹽水,以保持正常代謝。
不論酸、甜、苦、辣,氣厚、氣薄,都有一定的入藥法則,中醫就是利用草、木、金、石其所具有的偏盛氣味來治病。中庸之道是中醫的哲理,不偏不頗才可致中和。平常飲食依循此法則,不偏食、不著重某一口味,健康便隨吃而來。
中醫用藥之道也如出一轍,苦入心,所以心火大用苦藥,如黃連等,讓它入心經消心火,人就清爽了,也不會口苦舌燥;甘傷脾,甜的東西吃太多,難免胃口不開,尤其是以白糖精製的糕點等;辛入肺,辛傷皮毛,嗜辣者,大都皮膚無光澤,是養顏的大忌,鵝掌風、咳嗽者也都應該禁吃辛辣;酸入肝而肝主筋,所以過酸會傷筋,令人小便癃閉,故跌打損傷者忌酸;高血壓病患要減少鹽份的攝取,因為鹹傷血,鹹入腎,而腎是調節血壓的重要器官。
Comments